整理办公桌时,不经意间拉开桌底抽屉,八年来积攒的十几本巡察工作笔记静静躺着。随手拿起一本,纸张泛黄、边角卷曲,内页密密麻麻的字迹里,有问题线索记录、群众情况摘要,也有深夜写下的思考。这些文字,记录着我从巡察“新兵”到副组长的蜕变轨迹,更鲜活映照出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。
2018年刚进巡察组时,我对这份工作充满敬畏,但又有些忐忑。第一次参加巡察动员会,领导强调“巡察不是普通的检查,而是‘政治体检’”。我攥着笔,手心全是汗,生怕漏掉任何细节。
记得第一次谈话,推开谈话室门时,走廊的风卷着桂花香钻进来,我却觉得喉咙发紧,像被什么东西堵着。手里的谈话提纲昨晚明明背了三遍,此刻捏在掌心,纸角还被汗浸得发皱。面对谈话对象,原定的开场白卡在喉咙里,脱口而出的竟是:“您……您这茶看着不错。”说完立即懊恼不已,出发前组长特意交代,第一句必须亮明身份和谈话目的,这是规矩。那晚整理材料,我把提纲夹在桌面显眼位置。此后这八年,每次谈话前都会翻出来看看,也看自己当年在旁边补的小字:“别慌!问细节别问结论、问过程别问结果、问异常别问正常。”
巡察工作中,笔记本里记满的“小事”,其实都是群众的大事。五年前在村里巡察时,老林叔拉着我的手说:“我家已经一年多没有自来水吃了,全靠到一里地外挑水吃,年纪大了走不动了。” 他眼里的焦急像针一样扎人。我当即在本子上记下地址、姓名,第二天就带领组员到水管建设现场查看、走访其他村民、向村组干部了解情况,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根源。当自来水哗哗流出时,老林叔非要塞给我一把自家种的花生,还说“党的干部,是办实事的”。
那天,我在笔记本上写:“巡察不是来挑错的,是来帮群众把‘堵心事’变成‘顺心事’。”
三年前在乡镇巡察,几位大爷大妈围着我们说:“路灯坏了好久,一直没有人修,你们能不能帮问问。”我们将该情况作为立行立改问题反馈到镇党委,督促镇党委担起主体责任,及时安排有关部门开展排查整改。不到一个星期,8盏路灯全部修好正常投入使用。现在只要路过那段路,总有人隔着老远打招呼,那种被信任的温暖,是任何荣誉都换不来的。
“巡察不是一阵风,整改才是硬道理。”八年过去,每次看到问题解决后群众的笑脸,看到基层党组织越来越有战斗力,我就浑身是劲。我的整改台账上,不少条目后都画着五角星,代表“已长效解决”。巡察干部的脚步,每一步都应该踏在民心深处,每一分坚守都应该为党和人民事业添砖加瓦。巡察干部多一分坚持,群众就多一分安心。
八年的时光,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,从忐忑变得坚定,甚至养成了些“职业病”。去超市看到商品标价不清,会下意识想这算不算侵害消费者权益;路过工地发现围挡不规范,也会琢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。家人常笑我“职业病又犯了”,但我清楚,这种敏感源于责任。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谈话、每一份资料、每一个问题的核实中。身为巡察干部,只有养成用纪律的尺子衡量问题的习惯,才能更细致地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,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。(思茅区委第一巡察组 周朝 || 责任编辑 吴刘继)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反腐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。
反腐资讯网 ff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6 15311203816 010-56212739 15311203807 010-53387132
监督电话:1326973820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xcgbfz@163.com 客服QQ:3610847436 通联QQ:35044756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