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党风正则社风清,民风淳则国运兴。”自本轮驻村调整以来,中共慈利县委组织部驻高桥镇楸木山村工作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紧扣“五大振兴”目标,深度挖掘楸木山村民风淳朴、连续多年无上访户的治理优势,通过强组织、融网格、兴产业、惠民生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,打造出党建引领下“无访善治”的乡村治理新样板。
组织筑基:建强堡垒激活治理“红色引擎”
慈利县委组织部发挥职能优势,将建强村级党组织作为驻村帮扶的首要任务。针对村“两委”班子年龄老化、党建基础薄弱等问题,工作队驻村后立即开展深度调研,通过个别谈话、群众走访、民主评议等方式,对班子运行、党员表现、后备力量进行摸排,为年底换届打下坚实基础。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制度,推动组织生活从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提升”转变;创新开展“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”主题党日,组织党员赴县内示范村学习党建引领治理经验,提升队伍活力。推行“党建+微网格”治理模式,将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,由村“两委”干部任网格长、党员骨干任网格员,每周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自驻村以来,累计解决群众诉求18件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矛盾不出村”。
民风润治:文化浸润夯实“无访”根基
工作队立足楸木山淳朴民风,坚持以文化人、以规促治,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意识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将移风易俗、邻里和睦等内容纳入其中,引导村民自觉遵守、互相监督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、法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活动,全年累计举办各类讲座与文艺宣传4场,有效提升村民文明素养。持续开展“最美家庭”“道德模范”等评选活动,选树群众身边典型,通过宣传栏、广播等方式广泛宣传,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。组织村民开展广场舞、节日联欢等文体活动,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。通过一系列文化浸润和规范引导,逐步形成“人人讲文明、户户守规矩”的良好风气,为“无访”村建设打下坚实根基。
产业赋能:发展增收筑牢善治物质基础
工作队将产业振兴作为治理有效的根本支撑,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。巩固现有产业,服务好湖南畅缘牧业有限公司养鸡场,保障30万元入股固定每年分红5万元;推动150亩烤烟种植,预计村集体收益2万元。培育新增长点,发展玉竹种植10亩,管护黄柏、粽叶基地50亩,推动油茶林低改。重点攻坚鸡粪资源化利用项目,针对养鸡场日均产粪20吨、存量万吨的环保隐患,牵头赴益阳考察形成有机肥加工方案,预计投资200万元,企业年纯利润预计增加24万元,实现环保与增收双赢。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50余人,从源头上减少矛盾滋生。
民生提质:实事暖民巩固“无访”成果
工作队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,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和精准服务。积极对接县级部门,推动主干道“白改黑”工程(6.5公里)纳入“十五五”规划库;争取移民后扶资金,计划在1—3组安装路灯60盏;推进2座山塘整修,保障200亩农田灌溉;实施村部整修工程,改善服务条件。建立“民生诉求清单”,通过网格排查、群众反馈收集问题23条,实行销号管理。针对监测户、老年人等群体开展党员结对帮扶,协助办理养老、医疗等事宜8件,以暖心服务赢得民心。
机制创新:组织引领凝聚治理合力
作为县委组织部派驻的工作队,注重整合资源、联动发力。主动向派出单位汇报争取支持,联动水利、交通、农业等部门落地项目;严格资金监管,确保项目规范透明。深化“四议两公开”“屋场夜话”等议事机制,让群众成为治理主体。通过党员积分制、先锋岗等载体,激发党员在矛盾调解、环境整治中作表率,形成“党员带头、群众响应”的共治格局。
楸木山村的实践表明,组织强则治理优,民风淳则根基稳。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通过党建下沉、网格赋能、产业带动、文化浸润,将组织力转化为治理效能,实现了“无访”村向“善治”村的跃升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反腐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律政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。
反腐资讯网 ff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6 15311203816 010-56212739 15311203807 010-53387132
监督电话:1326973820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xcgbfz@163.com 客服QQ:3610847436 通联QQ:3504475633